1月4日,政协第十四届漳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张金川 摄
中新网漳州1月4日电(张金川黄亚平)福建省漳州市台联会长方丽云4日表示,“台批”在维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血脉相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明。
当天,政协第十四届漳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方丽云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关于征集以“台批”为主的两岸家书等涉台文献并申报国家记忆的建议》的发言。她指出,“台批”是指清代以来台湾同胞与大陆亲人之间相互往来的信函。
“明清以来,福建先民大规模迁徙台湾,在‘唐山过台湾’的悲欢离合中,漳台同胞走过共同的历史,拥有共同的记忆,在走向未来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在方丽云看来,这种共同记忆的主要载体之一就是大量散落在社会民间,以“台批”为主的两岸家书以及各种契约文书、老照片等涉台文献资料。
每封“台批”后面,都诉说着一段感人的两岸故事。据方丽云介绍,如南靖县存有一封清道光年间南靖籍迁台移民在台购置田产、托人管理、寄租谷银回南靖梅林的“台批”,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台批”原件,多达10个印章;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徐氏村民保存20多封百年前与台湾亲人往来书信,从而引来了台湾徐氏族亲回雁塔村认亲,续写了两岸血脉情缘;东山县征集到一封从澎湖寄出,经两岸接力43年,才被东山亲属收到的“台批”信件,可谓“家书抵万金”等。
当前,台湾当局“台湾主体意识”“去中国化”日益膨胀,台湾青少年出现政治认同错位倾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方丽云认为,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及早启动征集、抢救和保护流落在民间的珍贵“台批”刻不容缓,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更具有很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漳州市是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有独特的对台优势。据统计,台湾现有万人口中,祖籍在漳州的约占40%;定居漳州的台湾省籍同胞人,占大陆定居台胞的八分之一。
方丽云建言,一是尽快启动“台批”等两岸家书抢救、征集、开发工作;二是选择重点县区,先行一步,启动“台批”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三是联系台湾有关团体,联手开展双向征集工作;四是积极申报国家、亚太和联合国非遗及世界记忆名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