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大家一定都听过,对于土楼,我小时候一直有几个疑问:土楼是用土堆建的吗?土楼是什么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土楼那些事。
土楼是用土做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住宅,其形状有圆形的、半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四角形的、五角形的等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也称为圆楼最为著名。这种土楼分布在福建省的西部和南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是客家人传统的民居建筑,体现着聚族而居的民族风情。
土楼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造型大,有着一般民宅所没有的特点。因为土楼墙壁比较厚、不易倒塌,既可以防震、防潮、防盗,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
那么福建的土楼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福建的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期和中期的发展,到了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中国福建土楼在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着我们着重了解一下福建的南靖土楼和永定土楼。
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遍布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神话。漳州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张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当时闽南地区人们为了防御流匪、猛禽、走兽,便用生土为主要原料在滩上石灰、细沙、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的冲、压、夯筑成坚实的土楼、堡垒。所以就是说这土楼它不仅仅是用土建造的,还要掺上石灰、细沙,还要掺上糯米饭,比较黏,然后还要放一些竹片和木条放在一起反复的冲压、夯筑而成的土楼。
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容纳二、三百人聚族而居。漳州土楼的民居竟有两千座,仅南靖县就有一千三百座,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其中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是目前所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土楼,它建于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七一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永定土楼
福建的永定土楼广泛分布在龙岩市永定区,过去叫永定县,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永定土楼主要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最大的圆楼直径为八十二米,最小的是红坑村的儒生楼,直径为十七米。高顶村的承启楼,建于公元一七九零年,楼内最多时曾经居住八十多户人家,有六百多人。最有代表性的是红坑村的镇城楼,镇城楼占地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是按八卦图设计成内、外两圈,另外两圈儿每卦六间,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镇城楼与北京天坛称作为中国南、北圆形的建筑代表,被誉为东方建筑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