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50114/k7v00y7.html
福建的特色建筑里,土楼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名字。一座座土楼里承载的是一桩桩往事和历史,走进土楼,走进福建,走进土楼,走进历史,探秘土楼风水学。
一、什么是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主要分布在福建闽西和闽南地区,具有突出防卫性能、采用夯土墙和木结构共同承重、居住空间沿外围线性布置、适应大家族平等聚居的巨型楼房住宅。
初溪土楼群——集庆楼鸟瞰图
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
知识点1:夯土墙建造的建筑就都叫土楼吗?
中国传统木结构民居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用夯土墙作为围护结构,而不是作为承重结构,真正承重的是木结构的柱子,所以才会“墙倒屋不塌”。至于用夯土墙承重的楼房全国各省都有,在福建土楼所在的县就更多。如果从土楼两个字的字面出发来理解,把大量小型夯土楼房都归入福建土楼,那么大江南北几乎到处都有此类夯土楼房,世界各国更不用说了,那福建土楼的唯一性体现在哪里?福建土楼的独特性还存在吗?哪里还谈得上“世界上绝无仅有”。
南靖寨河旧楼
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
知识点2:客家土楼就等同于福建土楼吗?
很多人认为客家土楼就同于福建土楼,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客家土楼只是福建土楼中的一种类型。福建土楼除了很有特色的客家土楼之外,还有闽南土楼、粤东北土楼。之所以出现这种偏差,主要原因在于客家土楼发现得早、开发得早,其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闽南土楼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在学术杂志上。虽然两者外观极其相近,但其内部平面布局相差甚远:客家土楼是内通廊式的布局,闽南土楼是单元式的布局。
洪坑土楼群——振成楼鸟瞰图
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
二、福建土楼的分布
知识点1:福建土楼的分别在哪些地区?
福建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省永定县土楼位置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福建省南靖县土楼位置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福建省华安县土楼位置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初溪土楼群核心区和缓冲区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洪坑土楼群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高北土楼群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衍香楼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振福楼核心区及缓冲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河坑土楼群核心区和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怀远楼核心区和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和贵楼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大地土楼群核心区及缓冲区图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福建土楼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初溪土楼群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核心区和缓冲区土楼群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高北土楼群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和坑土楼群
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三、福建土楼的造型
一、圆形土楼
在福建土楼中,圆楼无疑是形式最为独特、最引人注目的类型。这种平面为圆形、规模巨大、大家族聚居的集体住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福建圆楼经初步统计总共一千三百多座,其中内通廊式圆楼五百多座,单元式圆楼约八百座。绝大多数圆楼的层数为三四层。
初溪土楼群——福庆楼鸟瞰图
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
福建圆楼按照其建筑平面布局的不同,可分为内通廊式圆楼、单元式圆楼与变异形式圆楼三种形式。
(一)内通廊式土圆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怀远楼历史:它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年)至宣统元年(年),历时五年,系旅居缅甸的简氏十六世简新喜兄弟和旅缅华侨简新盛、简新嵩献资所建。为纪念远洋谋生的族人,取楼名“怀远”。土楼至今保存完好。
怀远楼结构:怀远楼占地平方米,大门朝南,整座建筑由直径38米的环形土楼和中央圆形祖堂两部分组成。环形土楼高四层,外围土墙为夯土墙,其余部分为木穿斗构架。环周共34个开间、4部楼梯沿圆环均匀分布。除门厅所在的开间为敞厅外,每层有29个房间。底层的房间用作厨房、餐室,第二层作为谷仓,第三、四层为卧房。卧房呈扇形,沿走廊一侧面宽2.6米,外墙一侧宽3.1米,房间进深3.35米,面积不到10平方米。卧房大小相同,不分老幼尊卑一律平等。卧房之间以土坯墙隔断。第二至四层内侧设走马廊联系各个房间,故谓之“内通廊”,廊宽1.2米。第三、四层走马廊外侧设腰檐遮雨,檐下的空间可以贮物。整座圆楼只设一个入口大门,大门周边的土墙上用白灰粉饰。大门上方是巨大的门匾,书“怀远楼”三个大字,两侧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反映了楼主的生活理念与思想追求。
(二)单元式圆楼
基本特征为整座楼被平均等分成若干个单元,每单元为一户,各有独自的入口、内庭院、房间,有独用的楼梯上下,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两大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之福佬民系地区,体现了福佬人在维系家族纽带的同时,注重满足各家各户居住的私密性、独立性与舒适性的要求。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龙见楼位于平和县九峰镇的黄田村,系曾姓建于清康熙年间(-年),其外径82米,环周50个开间,外墙厚1.7米,只设一个大门。圆楼为单元式布局,每个开间为一个独立的居住单元,单元之间完全隔断,互不相通。与内通廊式圆楼的布局截然不同,故谓之“单元式”。标准单元呈窄长的扇形平面,门口处面宽只有2米,靠外墙处宽约5米,单元进深21.6米。各家均从设在内院一侧的门口入户。每个单元平面布局相同,进门口后依次为前院、前厅、小天井、后厅和卧房。卧房共三层,有独用的楼梯上下。
(三)变异形式的圆楼
锦江楼它由三座同心圆的环形土楼组成,内环楼高三层,中环一层,外环也是一层,只是层高比中环矮得多。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锦江楼的特色:不仅在于它的布局与造型,还在于它坚实牢靠的防卫系统。三环套叠,形成三道防线。内环与中环的外围土墙尤其坚实。内环底层为花岗岩条石墙,厚达1.2米;第二层为夯土墙,厚90厘米;第三层也是夯土墙,厚68厘米。底层外墙不开窗,环周留有供射击用的枪眼,第二层以上也只开小窗,框窗及竖棋都用条石,形成窄小的窗洞,可往下射击,又便于投放引爆火器:中环外墙厚95厘米,其单坡环形屋顶的外圈没有出檐,而是做一米多高的夯土女儿墙,女儿墙内是1.3米宽红地砖铺砌的环形屋顶跑道,周长余米。在女儿墙上部隔不远就开一个枪眼,这些处理显然是为了便于枪击和救援。在内环与中环门厅开间的屋顶上各突出一间瞭望楼,俗称“燕子尾”,它们独居中央,高高屹立,用以瞭望四周的动静。内环、中环的外墙也非一般的夯土墙,而是用三合土夯筑,内掺糯米浆、红糖水,因此极其坚实。
二、方形土楼
在福建土楼中,方楼是数量最多、变化最为丰富的类型。福建方楼总数一千两百多座。其中内通廊式方楼九百多座,单元式方楼约三百座。内通廊式方楼绝大多数为方形或长方形平面。单元式方楼常见平面为前面方形、后画两做風,也有少数四角抹圆的方形平面。
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
福建方形土楼按其平面布局不同,亦可分为内通廊式方楼、单元式方楼、变异形式方楼三种形式。
(一)内通廊式方楼
和贵楼:内通廊式方楼的典型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和贵楼是内通廊式方楼的典型。它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的璞山村。据《简氏族谱》记载,此楼是简氏十三世简次屏始建于清雍正十年(年)。始建为四层,当土楼建至第三层时,由于地基为淤泥层,出现楼体严重下沉,只好拆除重建。他们想出了用松木打桩铺垫的办法,一年建一层,终于建成四层土楼。年土楼前半部遭太平军焚烧,后改建时又加高一层成为如今的五层土楼。其土楼外墙体最高点高达18.2米,是福建土楼土墙高度之最。楼内最盛时居住三百多人。和贵楼由楼和厝组成,楼为五层高的方形土楼,宽36.6米,深28.6米,坐西朝东,只有一个大门出入。
(二)单元式方楼
西爽楼是单元式方楼的典型
黄汉民《福建土楼》
西爽楼是单元式方楼的典型。它坐落在平和县霞寨镇西安村。方楼面宽86米,进深94米,平面呈四角抹圆的长方形。方楼周边是三层高的土楼独户的小单元围合,每户占一开间,从底层到顶层与相邻单元完全隔开,无走廊连通,自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把此类布局的土楼称为单元式方楼。
(三)变异形式方楼
[清晏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漳浦县旧镇秦溪村的清晏楼,最突出的特点是在28米见方的方楼四角,呈风车状突出四个半径2.5米的半圆形角楼,当地人称之为万字楼。平面形似风车,故又称“风车楼”。土楼外墙厚1.25米,内隔墙厚0.25米,全部是三合土夯筑。外墙底层为条石砌筑,四周广留枪眼,突出的四个角楼更有利于防卫。半圆角楼的锥形瓦顶与方楼的坡顶巧妙组合,它与高耸的土墙、条石的基座共同构成了古堡式的独特造型,是福建土楼中不可多得的形式。
三、变异形式的土楼
福建土楼除了圆楼、方楼这两种基本类型外,还有一些难以归类的变异形式的土楼,其数量虽然不多,却极富特色。它们结合地形,布局自由,形式独特,是福建土楼建筑中极其珍贵的部分。
在田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半月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道韵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紫来楼
黄汉民《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作为地域民间文化的载体,是世界唯一性的建筑遗产,是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是建设有地域文化特征和差异化的世界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认同与自信的基础。我们有责任珍视它、保护它,在建设与保护有冲突时,自觉地向保护倾斜,这才是科学发展的选择。更何况在我国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对它的保护具有抢救的意义。绝不能让福建土楼这个地域人群的集体记忆和鲜活的遗产逐步走向消失,绝不能让福建土楼这个人们至今仍可感可触的实体变成人们心灵深处无法触摸的空洞想象。只有让土楼居民牢固建立起对土楼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才能使土楼居民真正成为土楼保护的主体,才能保证土楼的永续发展。
来源:
1.黄汉民《福建土楼》;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
2.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编委会编
3.部分图片由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学员杜雅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