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科级校长到教育局局长,级别不变,但跨

某高中校长很年轻,也很优秀,才40出头就担任省级示范高中“一把手”、正科级干部,在县里非常有影响力。学校的许多老师都觉得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干几年就会去教育局担任局长。但这位校长很低调,从来不谈论自己的仕途。

1)

公办中小学的行政级别不仅跟学校的层级有关,也跟学校的隶属关系有关。

以高中为例,县区(含县级市)直属的高中,校长的行政级别为正科级或者副科级,个别县中校长为县级干部,也有部分县属高中校长没有行政级别。但县处级建制和正科级建制的县中非常少,通常都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地级市直属的高中,校长行政级别大多是副县级,少数校长的行政级别为正县级。

了解体制内单位的人都知道,县区教育局局长也是正科级干部,所以正科级校长调入县教育局担任局长,级别是没有变化的。但因为岗位跨度非常大,很少有人能做到。

教育局是行政机构,教育局局长是拥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而公办中小学是教学单位,不是行政机构。公办学校教职员工的身份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校长的编制也是事业编制。简单地讲,就算校长与局长级别一样,他们的身份也不一样。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走管理岗位,进入单位领导层;也可以走专业技术岗位,努力成为专家学者。而学校里面的教师们,大多数走的是专业技术路线。那些走管理岗位路线的员工其实工资也是跟着专业技术职称走的。

前文提到的40出头的正科级校长,如果他的职称是高级教师,那他的工资就是按照高级教师标准发放的,跟他是不是正科级干部没有太大关系。

在县区这个层级,走管理岗位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级别到正科级基本就到头了。只要不发生意外,就应该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不过学校这块可能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因为个别县中,是县处级行政建制,如果正科级校长换岗到县处级建制的高中当校长,级别就提升至县处级了。

当然这不是说他没有机会到教育局担任局长,中学校长到教育局担任局长的情况是有的,但因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身份为公务员,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且有繁杂的审批流程,所以难度非常大。

2)

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他们是学校的定海神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强大的研究能力和完美健全的人格;他们在学校里的工作涵盖方方面面,大到宏观的校园建设,小到与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

比如某个班级出现了一两个极难管理的学生,老师没有办法与这些学生沟通,就会把他们带到校长办公室,由校长来教育。

校长还应具备读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能力。校长应该走专业化道路;校长的事业成长目标应该是“教育家”,不应该是”局长“。

如果一个校长,他的工作目标不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是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指导学校发展,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变得更好,而是想着怎么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怎么进入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担任负责人,那对学校里的每个人来讲,都是悲哀的。因为校长的这个奋斗目标,会让学校的行政氛围变得异常浓厚。

学校不是机关单位,学校里的工作人员不能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上级和下级,大家应该是同事关系,只是各自负责不同的事务,行政人员负责管理和后勤保障,一线教师负责教学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为学生服务,行政人员为教师和教学服务,学校管理层、一线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我们天天喊着要培养具有包容心态的优秀学子,那就一定要营造平等公正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可是行政氛围浓厚的学校,校长是“官”,校长管老师,老师管学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学校就不像学校了。

南开大学前校长龚教授曾直言:“校长后面加副部级是丢人的事”,他坚决支持学校进行“去行政化”改革。但话说回来,不是每个人都有龚校长那样的气度和洒脱,在体制内,依然有许多人对“地位”“身份”有着很强烈的追求,毕竟地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资源的多寡。

今日话题:你所在的地区,有校长转岗为教育局局长的现象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