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漳州6月27日电(刘默涵闫雨昕)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25日,新华网记者跟随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漳州。走进漳州,只见青山环绿水,草木葱茏翠欲滴,绿色扑面而来,一派盎然生机。走在夏日的南湖边上,但见秀丽逶迤的湖面,白鹭点点,两岸行道绿树成荫。傍晚时分,在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下,更有一幅名为“南湖夜色”的写意画卷从近到远慢慢舒展开去。做生态的生意依傍南湖而建的南山生态文化园,是窥见绿色漳州的一个绝佳窗口。图为漳州市南山生态文化园一角闫雨昕摄漳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建进说,占地亩的南山生态文化园,是漳州市“五湖四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市探索“生态+”模式,打造“生态+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居住”城市新空间的重点项目之一。据了解,近几年漳州通过实施中心城区“五湖四海”、南山水岸、“双百”绿化工程、圆山林下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先行示范项目,“一城花海半城湖”独特风光初步形成,从“生态佳”迈向“生态+”。何谓生态+?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泽说,漳州的“生态+”模式,在于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发展,做大做实富美新漳州的建设文章。“不仅要让生活在现代快节奏中的市民有一个自由呼吸、慢享‘发呆’的地方,也要让那些守护绿水青山的人有‘发财’的机会”。连日来的采访,记者也深有所感。“生态+”驱动一产“接二连三”。南靖县作为漳州市森林覆盖率、林地绿化率均为第一的县城,通过打响土楼与云水谣两大品牌,做大生态文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怀远楼:世界文化遗产--坎下村梅林镇张捷摄年,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与此同时,依托食用菌、香蕉、龙眼、荔枝等生态产业资源优势,南靖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吸引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投资兴业,构建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工业旅游三大核心板块,走“产城一体”之路,全力助推食品工业大镇进程。据了解,漳州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益,推动“生态+”向城市、产业、园区、旅游等全领域嵌入,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力争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营商环境“破壁”“生态+”也在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提供助力。漳州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注重提升园区生态品质,保护好原有生态肌理,不乱填湖、不乱砍树,不盲目搞一马平川,着力建设“园中有林、园中有花、园中有湖”的美丽生态园区。“漳州执着于生态优先、生态先行,有了良好的生态基底之后续再把‘+’的部分跟上,”漳州高新区党委工副书记在林继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酒店、文化、商业办公等具体项目土地报批和项目沟通正在进行当中,这一部分一旦进入实施状态,前期的投入就可以得到平衡。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刘利友介绍说,漳州优越环境吸引了不少知名内外资商企、创客,目前外资项目占总体项目比例的8%,这一数字还在持续攀升。图为“商务”商机对接中心刘默涵摄高新区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商务”商机对接中心旨在头筹全是资源、为企业提供投资指引、考察对接、项目帮扶、绿色审批等服务。漳州开展的投资建设项目“会审制”改革,整合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审批事项,将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69个审批环节,简化为“准入会商、开工会审、竣工会审”3个会商会审程序,打破逐一申报、互为潜质的壁垒。该中心公布数据显示,平台成立以来,系统已入库项目达多个,总投资额多亿元。“生态+”模式让漳州尝到甜头。年年底,全球最大信息管理服务商甲骨文双创基地,落户圆山脚下“水仙花的故乡”漳州高新区。华为公司也作为首家客户签约入驻漳州开发区的生态产业园“芯云谷”,共建“生态硅谷”。持续探索“生态+”模式,不断延展“生态+”效益,漳州的变化,数据最为直观。年,漳州市累计接待游客.94万人次,比增22.9%,增幅位居福建全省第二,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旅游总收入.75亿元,比增30.9%,增幅居全省第三,对漳州市GDP综合贡献达10.95%。如今的漳州,发展速度快了,营商环境好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强了,有形的风景在眼前流动,无形的风景在心中流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