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夜读春节那些事儿

春节那些事儿

——柳小黑

小时候,每到年关将近,我们总是急切地点数着春节到来的日子……

小时候,每到年关将近,我们总是急切地点数着春节到来的日子。那时的我们,是不会去想春节还承载着关乎亲人团圆、拜神祈福的那些内涵的,因为我们只关心着那些日子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长辈给我们比平日里的零花钱多出好几倍的压岁钱,有平日里并不多见的异乎寻常的热闹……

那时候,节前的气氛是十分浓郁的,乡亲们都在为过年忙碌着。那时的物资缺乏,置办的年货当然比较简单。大部分的家庭都会养着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用糟糠等饲料养得肥肥的,准备在春节到来的时候让家人好好地美餐一顿。而最忙的要数那些村子里手艺较好的裁缝师傅。家家户户都要让家人能在春节穿上新衣服,趁着年底纷纷把各种布料堆放在裁缝师傅那里。那时候成衣店还不盛行,要穿新衣服就得雇请裁缝师傅量体定做。

做完这一切,妇女们又要忙着赶制年粿。做年粿就得先磨米浆。磨米浆是重体力活,有的石磨太沉,要两个人才能推得动,旁边还要站着一个人,要巧妙地把一勺勺已经浸泡柔软的白米和水舀进石磨的入口。洁白嫩滑的米浆在旋转的磨轮下流进石槽里,汇成细流盛入桶中。做一床年粿往往要用十多斤米,有些人平时家里连米饭都舍不得吃,但是决不能把春节过得寒酸。

蒸年粿的大灶,要烧很多的柴草。于是置备柴禾的担子就落在男人们的肩上,砍柴劈柴,几乎每条巷子里,都能看到那些干得热火朝天、光着膀子的男人。灶里起火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便飘出灰黑的炊烟。那些日子,随便你走到哪条巷子里,都可闻到刺鼻的烟味和蒸粿的香气。

到了大年三十,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拜神用的和正月里走亲戚及招待亲朋的肉食都要在此时准备好。一大早,井栏边庭院里到处是宰杀牲畜、活鱼的人。

临近中午,已有人燃起噼噼啪啪的鞭炮,此时在各个新旧门窗的楣面上贴上春联,新年的气氛开始来临。孩子们轮流去洗澡,穿上崭新的衣服参加拜祭神灵。

拜神的八仙桌就摆在堂屋上,八仙桌对着大门口,桌上摆满了煮熟了的鸡鸭、水果、年粿之类的祭品,还有一对红通通的柑桔。桌子的正上方摆着贴着红纸条的插香米筒、三对小酒杯。拜神是长辈的事。拜完后,便烧纸钱和放鞭炮。祭拜完毕,接着是吃年夜饭了!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家人团坐在一张八仙桌上,一家子边喝酒边吃菜。吃饭的过程中,大家都讲着一些吉利的话语。那种时候是不允许讲不吉利的话的,若有哪个不懂事的孩子说漏嘴了,把一些不吉利的话也讲出来,长辈妇女是要用破纸张连续在他的嘴边比划三次,并说着“屎撇划过溪,大水流稀稀”的诸如咒语的话。年夜饭表达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其乐融融啊!

吃完年夜饭,让孩子们无比兴奋的时刻便来临了,长辈们把一些早就准备好的新纸币轮流发给孩子们当“压岁钱”。有的孩子收到“压岁钱”,便躲在房间里数着钱,跟兄弟姐妹们比着看谁得到的“压岁钱”多,有的孩子一收到“压岁钱”,便欢天喜地的出去玩了。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在厅堂上或家门口点上煤油灯直至天亮,表示一年的好运兴旺。夜色中的村落,星星点点的灯亮着,使人忘记了寒冷和黑暗,感到温暖和欢乐。

★作者简介★

柳小黑,福建漳浦县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浦县作协副主席,漳浦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幸福树》、诗集《幸福在纸上诞生》。

作者↑

★朗读者简介★

苏雅华,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英语老师,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朗读爱好者,漳州市播音主持朗诵协会会员,朗诵作品多次在县比赛中获奖。

朗读者↑

闽南日报社网络中心、专副刊部出品

音频制作:苏雅华

图片提供:范伟鸿曾艺雅周媛婷洪骏周志荣郭高杰

编辑:周媛婷策划:吴荣光值班总编辑:赖雄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