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之一土楼

土楼指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一种适宜大家族居住的、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筑。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土楼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在民间俗语中“土楼”亦是“土楼房”的简称,与“洋楼房”相对而言泛指没有集中供暖和燃气管道的。

土楼的诞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自唐宋以来南迁人士来到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地地带并扎根于此。他们面对着闽南人与潮汕人的矛盾,地方起义军与朝廷的对峙,家族之间的械斗,横行的盗贼,山区中出没的猛兽。为了让家族在此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的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这里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合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土楼就应运而生。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4—14世纪中国东南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土楼萌芽于11—12世纪,13—14世纪产生雏型,经过15—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进入成熟期。元末明初元人退出关外,但沿海有倭寇和海盗为患,他们烧杀抢劫导致民不聊生,许多村庄仿卫城模式,聚族而建土堡御卫。明朝嘉靖之后土楼才开始大量兴建,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开展拉锯战期间,民间又建了不少土楼以安生。南靖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在大量的官方志书中,直到明代嘉靖三十八年(年),才第一次出现‘土楼’这一词。”最早提及“土楼”的志书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谕诏《重修虔台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年)在闽西永安与连城交界处建土楼的事实。《重修虔台志》记载:“福建永安县贼邓惠铨、邓兴祖、谢大髻等,于嘉靖三十八年聚党四千人,占据大、小淘水陆要道筑二土楼,凿池竖栅自固,且与龙岩贼廖选势成犄角。已复攻围土楼,禽贼首吴长富,斩一百一十九级,独邓兴祖据楼抗拒,攻之不克。公委推官刘宗寅亲诣连城益兵三千四百,屯姑田,潜夜部勒,而土楼仍未破也。漳南道调发把总郭成苗兵一千,永安县民兵四百来。时贼中有投降何五福者愿为内应,兴祖所遣细卒求救于龙岩廖选者,又为官兵所执,贼计穷,听五福诱,邓兴祖、谢大髻出巢告招。伏起,二酋就缚,大兵乘势攻入土楼,获二酋妻,杀其拒敌者,余贼奔溃,兵焚其楼以旋。”

宋元明时期(11—14世纪)这些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逐渐被移植到民居建筑上,以四周夯土墙与围墙内部木结构建筑共同承重的土楼建筑形式,逐渐大量出现。特别是唐宋时期客家民系在江西赣州、福建汀州地区形成后不断向福建的东、南方向拓展,由土堡、土寨形式演化而来,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用的围合型生土建筑,土楼建筑艺术逐渐在这一地区产生并发扬光大。11—13世纪(宋元时期)是福建土楼的产生形成阶段,但规模较小,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建造形式上呈正方形、长方形。这一时期永定客家土楼以馥馨楼、日应楼、豫兴楼、月成楼、源昌楼等为代表。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福建省西部和西南山区居住安全后方形、圆形和府第式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村庄。19世纪晚期海外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建造中得到一定的反映,一些土楼内出现中西融合的建筑形式与装饰,福建土楼达到鼎盛阶段。以五实楼、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福裕楼、环极楼、遗经楼、富紫楼、衍香楼、裕德楼、业兴楼、振成楼、振福楼、永康楼、侨福楼、善庆楼、福盛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这些土楼表现出在17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数百年间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讲究。而且建筑风格、种类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主要有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即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最早提及“土楼”的志书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谕诏《重修虔台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年)在闽西永安与连城交界处建土楼的事实。明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让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的行为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展开拉锯战,民间又建不少土楼、石楼以安生。清代、民国时期永定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势必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让众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和居住的安全。于是便建造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丰富多姿的土楼,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等,在晚期外来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的建造中并得到一定的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地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缺少华丽的装饰。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而体态不一,不但奇特且富有神秘感,还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福建土楼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和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墙厚达一米至二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时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有如钢筋混凝土般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土楼分布的主要区域是分处博平岭南脉东西两侧的闽西南和粤东北几个县市,特别是客家话和闽南话这两大方言交界地区。历史上自宋代以来这里是汀、漳、梅、潮四州分界线,迄今除极小部分以外基本无变化。从其地域上划分土楼大致集中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福建土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独特的建筑造型,二是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正因其独特的内在外在特点。土楼是一种生态型的建筑,其墙体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入砂石、糯米粉、红糖、木条、竹片等夯筑而成,取材容易且可重复利用。它来源于土地,土墙倒塌后木材腐坏又回归于土地,因此延续上千年的建造活动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其厚重的墙体不仅具备有效抵御外患的功能,且生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透气性功能,使其能自动调整土楼房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适应山区潮湿的环境。土楼的外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设计者巧妙的利用当地的环境特点把山、水、路、田、林纳入土楼的统一规划当中,创造出和谐自然的生活空间。合理的房屋布局使得分布于乡村间千姿百态的土楼及土楼群与秀美的山川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鬼斧神工的画卷。在造型上土楼外形姿态万千,更是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土楼处处体现出人文之美,土楼是一群有血缘关系人们的群体建筑,其内部结构是完全畅通的空间,而向内开放的形式正是客家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精神的体现。土楼具有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土楼俗称“生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及部分的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种特殊的建造形式,按照其建造形状来分土楼主要有方楼、圆楼和五凤楼,还有凹字形、半圆形,八卦形等。其中方楼与圆楼最为常见,也有圆形和方形组合而成的建筑。土楼分为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圆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楼、府第式方楼、一字形楼、圆楼等。福建土楼按照所在的“地区”来分类主要分为龙岩土楼、漳州土楼和泉州土楼;按照“民系”来分类分为客家土楼、闽南土楼和畲族土楼;按照建筑技术来划分可以分为早期的无石墙角土楼和后期的有石墙角土楼;按照建筑内部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内通廊式土楼和单元式土楼;按照土楼的“形式”来分类分为圆形土楼(简称“圆楼”)、方形土楼(简称“方楼”)、府邸式的五凤楼和其他形式的土楼。

圆楼在旧时被当地人称为圆寨,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楼中有楼且环环相套,祖堂设于楼中心,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以廊道相通且廊道均与祖堂相连,只有一环的圆楼祖堂则设于正对楼大门的后侧厅堂(又称上厅)。单元式圆楼的祖堂都设在正对大门的环楼底层,内院作为公共活动的场院。内通廊式圆楼,其外环楼的形制大致相同,只有层数及直径大小的差别,所不同的主要是内院部分。有的内院中增加一两圈环楼,有的只是在内院中心设立祖堂,建造年代较近的祖堂设在正对大门的环楼底层,内院完全空敞。而建造年代较早的是相对讲究的圆楼,祖堂都建在内院中心。祖堂亦方亦圆,变化颇多使内院空间丰富多彩。圆楼的外环(主楼)呈圆形状,以厚实坚固的生土墙承重,其土墙依层次升高而逐渐减少厚度。底层厚1米至2米,顶层厚0.4米至0.8米,楼层越高、直径越大的圆楼土墙也就越厚。多环同心圆楼的第二环以内的墙体均用青砖或土坯砖砌成,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适应内部结构灵活多变的需要,同时也无需像外环那样突出防卫功能,何况其承重远比外环小,楼内其他附属建筑如厨房、浴室等墙体也使用同类材料。

福建方楼分为内通廊式方楼和单元式方楼,内通廊式方楼绝大多数为方形或长方形平面。内通廊式方楼内院空敞的居多,祖堂设在中轴线尽端的底层。比较讲究的祖堂前设客厅及回廊,即方楼内院中又套着一个方形的四合院,使楼内空间更为丰富。数量居各种类型土楼之冠,从外观看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且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它们有的四周高度相等,更多的是前低后高,即后向比前向与两侧高,与两侧屋顶形成半层或一层楼高的错落,前者为悬山顶,后者为重檐歇山顶。方形土楼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其内部布局、结构由于受楼主需求、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长方形楼的主楼的平面呈“口”字长方形的占绝大多数,呈“日”字形或“目”字形的为数甚少,后者中间的楼层与紧密相连的楼层等高,有的略低于主楼。“日”字形楼或位于中间的楼,“目”字形楼左右两侧的楼,一般系后人扩建的。新楼、老楼融为一体,既节省用地和扩大居住空间,又保持全楼整体的统一,更能体现整个家族的高度团结。这两种土楼的楼内均设置若干个门相通,而且正面也设置大门供楼主进出,可谓四通八达。但“目”字形楼两侧正面的大门比中间原有的正面大门稍小且两门对称,既显示主次分明又美观规整。

一般认为府第式方楼同样属于方形楼,因为从整体看它的4个角都呈90度,似乎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但两者在建筑布局、结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应当把它们区分开来。府第式方楼在中轴线上的3座楼、屋,前低后高,以天井相隔和以廊道或石砌通道贯通,天井两侧为厢房、回廊。方楼正面为高2一3层的楼或单层屋,后向为主楼。前座楼或前座屋均设门厅,出口为大门。中座一般为主厅(祖堂),是单层且高5米以上,系全楼公共活动的中心。后座主楼比前座楼或前座屋高2至3层,设厅堂(俗称上厅),一般用于供奉神座。中轴线两侧为前低后高的横楼,虽看似互相对称但明显低于后楼,但本身若干级的落差并不大,它与前后座楼屋紧密相连。横楼的房间门均朝向中轴线,与“三堂”(即前、中、后座楼屋)相呼应。“三堂”与横楼之间分别有一至两个长方形天井,其前向、后向甚至中间以廊屋或石砌通道与前、中、后堂贯通。前堂(楼或屋)两侧设廊厅,并各开一小门作为横楼的出入口。全楼天面为小青瓦汉代九脊屋顶,主楼(后堂)高且出檐较大,突出其在全楼中的主要地位。

宫殿式方楼与府第式方楼有很大差异,最大的差异就是型制完全不同。宫殿式方楼的核心部位处于内院之后侧(即祖堂处于后堂),而府第式方楼的核心部位处于内院之中心,由前、后厅与两边回廊组成小四合院,中心为天井,规模也比前者的第二进只有一个中厅要大得多。宫殿式方楼的前楼及两侧的横楼,其前半部分比后楼以及横楼的后半部分矮一层,而府第式方楼的主楼通常四周高度相等,或仅仅后楼略高于前楼及两侧之横楼,其地面也只比前向高出一至3个台阶,落差不明显。宫殿式方楼的前楼、后楼的屋顶均分成3段作断檐歇山顶式,加之后楼比前楼高出一层使外观更显得错落有致,而府第式方楼的四周都是悬山顶,即使两侧横楼的屋顶也不像宫殿式方楼那样分作多段作悬山迭落。宫殿式方楼后厅的结构、装饰远比府第式方楼复杂、华丽,而府第式方楼相对比较简单、朴素,与其楼门厅大致相当。

五凤楼的形制在中轴三堂的基础上发展为许多形式,常见的是三堂式、三堂二横式、三堂二横加后围合式、三堂二横加倒座式、三堂四横加后围合式、三堂六横加后围合式、四堂式、九堂四横式等多种。五凤楼的建筑立面也是花样繁多,有后堂及左右堂屋为二层楼、横屋为平房、中堂为低于后堂的一层加两厢正统间小阁楼,而下厅为平房。后堂整横为三层,横层后半部及中堂部为二层,横屋下半部与下厅为平房。有后堂的中心一堂为三层四层,而后堂左右则二层三层呈管帽状,无论怎么变化均少不了高大对称的中轴大厅和前低后高的布局形式。九脊歇山顶,屋脊飞檐为5层叠,犹如展翅飞翔的凤凰,错落有致、雄浑古拙故名。其型制与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相似,楼内也设厅堂,楼两侧为横楼。有的五凤楼楼内不设中堂,整座楼简化成“两堂两横式”,被称为缩简式的五凤楼。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尊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中国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五凤楼与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最大的区别在于,五凤楼前低后高、逐级升高,整个天面的屋脊为5层叠,这是后者所没有的,其落差也比后者要大得多。如若地基为山地斜坡,则楼内厅堂、两侧横楼都随着地势而呈阶梯式升高,楼内地面亦呈多级阶梯形,后者即使有此现象,但没有前者那么明显,阶梯级数也比前者少。

殿堂式围楼在永定县高陂镇、下洋镇等乡镇现存不超过10座,它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多得的实例。围龙屋是广东省梅州市等客家地区集中分布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从外观与平面布局来看殿堂式围楼与围龙屋极为相似,由两大部分组合而成,中轴线鲜明,前半部分为“三堂两横”或“两堂两横”、“两堂四横”合院式建筑,后半部分为半月形围屋或围楼,祖堂设于中心部位,即第二进的中厅(堂)。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殿堂式围楼的承重墙均以生土夯筑而成,至少后半部分即主楼如此,而围龙屋的承重墙以三合土或青砖为材料。殿堂式围楼前半部分包括横楼大多数高2层,后半部分一般高3层以上,而围龙屋前半部分为单层,后半部分一般高2层。殿堂式围楼前半部分的正面一般只设一个大门出入,而围龙屋半部分的正面除了设一个大门外,还在大门两边各设一个仪门(又称小门)供住在横屋的主人出入。

走马楼通常倚山而筑,其错落有致、形式多样,依地势变化而变化。其中以纵向呈一字形、沿着山势分若干级向后延伸的一字形走马楼居多,受地理条件限制使这种楼一般高2层。其底层设厅堂、厨房、杂物间、畜厩、厕所等,二层为卧室、谷仓。它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二层的外部以杉木架设一条外伸悬空的外通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吸收了干栏式民居建筑的优点,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和多雨潮湿的气候。五角楼楼体与围墙均随地形而建,平面呈不规则五边形。楼内布局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比其他土楼更富于立体感。内通廊式平面,歇山顶,穿斗、抬粱混合式构架。永定湖坑镇还有八角楼,建造时受地势所限等因素,于是便产生这种奇特的土楼。这类土楼都设计巧妙,形制新颖。纱帽楼这种土楼或在溪边的石砌墙上挑出木制挑廊、小木屋,以杉木板围护,后侧连着高大的方形土楼。或半月形土楼与方形土楼组合,依地势前低后高,中间为天井。从正面看去其形状恰似古代官员的乌纱帽故名,这种土楼现存甚少。吊脚楼大多数是商业店面,沿街构筑。一般面阔单间或2间、3间,进深2间或3间,前面向着街道或村道,前半部分或三分之二部分为土楼。后傍溪河,以杉木挑出的木楼与前半部分的土楼连成一体,以杉木板围护后半部分的木楼,也开窗。临溪河的悬崖处用直径较大的杉木柱支撑,若前半部分的土楼高3层,则后半部分的木楼也高3层。从正面看吊脚楼貌似普通的方形土楼,而从后向看它则貌似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干栏式民居,这种土楼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确保街道的用地。

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沙质黏土、杉木、石料,用量最大是整座土楼最基本的材料,其他材料如沙、石灰、竹片、青砖、瓦等的用量相对较少。用于夯筑承重墙的沙质黏土指沙质黄土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拌成的泥土,纯沙质黄土含沙质过多而无法结团,缺乏坚固性。纯黏土虽然容易结团,但是如果缺沙则如同未掺沙的水泥一样,干燥后会裂开,缺乏韧性,唯有两者按一定比例拌合才能用于夯筑土墙。杉木不但比重比松木、杂木小得多且富于弹性,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腐烂。石料主要用于砌墙基,其次用于铺设廊道、天井、门坪、道路等,还用于制作门框、台阶、柱座等,均为花岗石或青石,取自溪河之中或山上。用于砌墙基的石料大者需数人才抬得动,花岗石占绝大多数,青石不多见,一般用于制作门框。较小的鹅卵石主要用于铺设通廊、道路、门坪、天井,当然砌墙也少不了它。

土楼的建筑布局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体布局规整,中轴线鲜明,主次分明,与中原古代传统的民居、宫殿建筑的建筑布局一脉相承。群体布局依山就势,沿溪(河、涧)落成,面向溪河,背向青山。还注重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作为楼址,楼址忌逆势、忌正对山坳。若楼址后山较高,建的楼一般较高大,且与高山适当距离使楼、山配置和谐。土楼的建筑布局既采用古代宫殿、坛庙、官府等建筑整齐对称、严谨均衡的布局形式,又创造性地“因天材、就地利”,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气候风向、日照雨量等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灵活布局。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土楼的建筑结构中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主体建筑土木结构,非主体建筑即楼内被围合的其他建筑,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或以土坯代替青砖,楼外的附属建筑也是如此。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结构也是土楼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内部空间可按需要而扩大,按用途灵活安排。常见土楼建造的工序包括选址、设计、施工,在选址上一般严格掌握几条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且风水要好,尽可能靠近同宗同族的居住地并依山傍水,避风向阳,还要考虑所建土楼离他们开垦的土要是否太远和耕作是否方便等等。在设计上建造土楼的能工巧匠们对布局结构,尺寸比例都烂熟于心。他们因地制宜,建造风格上因人因地而异,因经济条件而异。居住功能突出,中轴线鲜明。施工是土楼建筑的第三个环节,通常分为备料、择时、挖基、砌石基,夯墙、分层、封顶、装修这几个步骤来完成,这个环节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

#中国古代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