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初溪土楼古村落
如升楼内景
承启楼内的居民
建造土楼的夯土工具
集庆楼内景
“土楼王”承启楼
五凤楼“福裕楼”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供图
方形土楼“绳庆楼”
“土楼王子”振成楼
“土楼好啊,土楼里的人也好。我的家族世世代代住在土楼里,到我已经27代了。在土楼里住得舒服,在外面住不习惯。”86岁的江恩庆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说,他出生在土楼里,生活在土楼里,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土楼。
“我们小时候,一到吃饭的时间,土楼里的孩子没有一个坐着的,都是在楼里光着脚跑来跑去。一手端着饭碗,另一只手提着裤腿怕绊倒,边跑边笑,那真的是热闹。”年出生的廖玉连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时光。她如今在土楼里做讲解员,向八方来客讲述着自己“家”里的那些事。她说,能一直望着土楼,守着家人,是最幸福的。
“土楼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也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安身之地。保护土楼是我们客家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松生捧着自己绘制的一张张土楼工程图语重心长地说,“土楼如果倒了,那就太可惜了。”
这是一个关于土楼与土楼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那一幢幢或圆或方、乌瓦黄墙的土楼中,那里弥漫着人间的烟火气息,也沉睡着如星辰般浩瀚的传奇历史。
客家人的堡垒
土楼的故事要从客家人说起。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本是由中原地区向南迁徙的汉人。在历史上,客家先民至少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迁徙发生在晋代,起因是“五胡乱华”,一批汉人由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一带。第二次迁徙发生于唐末。为了躲避战乱,人们继续向南迁徙至福建、江西南部等地。之后大约从唐末到宋初,这些南迁的汉人与当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渐渐融合,进而在闽粤赣边区形成了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客家人第三次迁徙是在宋朝末年,当时金兵南侵,一些客家先民便从闽粤赣边区继续向广东省迁徙。
漂泊为“客”的客家先民聚族而居,以抵御自然灾害、野兽和盗匪的侵袭。与此同时,他们传承并运用源自中原的古老的生土夯筑技术,使之与南方的木结构建筑技术相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造起了粗陋却相对牢固且具有防御功能的堡、寨式楼屋,以供较大的家族居住。这些堡、寨式楼屋后又经过削薄墙体厚度以及在墙体中埋入杉树枝或竹片作为“墙骨”等改造,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土楼。
可以说,客家土楼经历了从简陋到精致的演进过程,打破了其他民居类建筑平面铺展与多重递进的建造格局,创新出了向空中延伸的高层建筑模式。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客家土楼发展出了三种主要的类型,即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五凤楼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只不过为了提升防御能力,各个厢房均被建得更高,五凤楼沿建筑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下堂、中堂和上堂(主楼),合称“三堂”。下堂即门厅;中堂为单层,用于家族聚会的大厅;主楼一般有三至五层,供主人居住,底层中央为祖堂,供奉祖先牌位。三堂之间以天井相隔,厢房设在左右,并与横屋相通。横屋为条形的长屋,与中轴线平行而建,同样用于居住。建筑屋顶多为歇山式,屋顶坡度较为舒缓。五凤楼以主楼为中心,左右横楼宛如舒展的两翼,气势仿佛展翅之凤。
关于五凤楼还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朝在永定县城(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记者注)东门外一个叫墩上的地方住着一位女子名唤余娘娘。余娘娘小名叫四娘,双亲早逝,她自幼便与小她两岁的弟弟相依为命,两人靠着替人放牛、割草维持生计,常常是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生活过得异常艰辛不说,他们还时常会受到富裕人家的孩子和流氓地痞的欺辱。
艰难的日子就这样过着,四娘一天一天在苦熬中长大,曾经的黄毛小丫头竟慢慢成长一个袅袅婷婷、貌美非常的大姑娘。四娘16岁那年,皇帝下诏挑选天下美貌女子进宫,并规定所有适龄女子都必须接受挑选,任何人不得藏匿,否则将以欺君之罪论处。
很少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进宫,因为一旦进宫,便犹如生离死别,甚至此生再难以见上一面。此外,被选入宫的女子在残酷激烈的内宫斗争中可得善终者可谓是寥寥无几。故而在当时,很多人家得知消息后便都开始忙起了嫁女儿的事宜。由于来到永定的钦差大臣严令当地的官员在限期内选送女子,地方官员与乡绅合谋后,将无所依靠、伶仃孤苦的四娘“推举”了上去。
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四娘前去面选时,钦差大臣竟顿时被其绝顶的容貌惊住了,并认定面前的这位女子就是其要寻觅的佳人。于是钦差大臣立即令画师为四娘绘制画像,并遣人携带画像连夜入京供皇帝过目。皇帝观后,龙颜大悦,立刻下旨护送余娘娘进宫。进宫后的四娘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梳妆打扮之后,真可称得上是貌美如天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同时,四娘还聪慧内秀,勤学皇宫礼仪,很快便获得了皇帝的喜爱,深受恩宠,并最终被册封为贵妃。
可是不久后,余娘娘却时常面露忧愁,眉头紧锁。皇帝发现后不禁问询,余娘娘赶忙跪地应道:“臣妾有位胞弟仍住在乡间。恳求皇上格外开恩宣他进京,使臣妾能见上兄弟一面。”皇上听闻,生恻隐之心,于是立即下旨,令地方官员护送四娘的弟弟进京。
然而日子久了,虽说每日锦衣玉食,余娘娘的弟弟却总是很难开心起来。因为虽然和姐姐同处一地,但皇宫重地毕竟守卫森严,姐弟见上一面依然很难,同时,相见时烦琐的宫廷礼仪也让他这个山野村夫很是吃不消,他担心蠢笨的自己会给姐姐带来非议,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返回乡下,去过他从前的日子。余娘娘在知晓了弟弟的想法后对他的决定深感无奈,但又不愿强留弟弟在京城,便依了他的心意。
分别那日,在向皇帝与姐姐拜别之后,余娘娘的胞弟在临出宫时仍不住地频频转头,不舍地回望自己的姐姐。皇帝见状便询问其原因,他这才自觉失态,赶忙回答说其家中屋室简陋,因此对宫室建筑很是羡慕。皇帝听完后大笑,并下令让永定的地方官员仿照宫室的样子,为其在家乡建造一座五凤楼。而此时站在皇帝身后望着弟弟,已是满面泪水的余娘娘便借此机会向皇帝请求,允许其所有有财力的家乡人都能仿建五凤楼,分享这份殊荣。皇帝点头答应。从此以后,一座座气派壮观,带有皇室建筑风格的五凤楼便屹立在了永定的土地上。
说完了五凤楼,再来说说客家土楼的第二种类型,方形土楼。方形土楼在客家土楼中是较为普及和常见的一类。方形土楼拥有一圈夯筑的方形高大围墙,通常只有一个大门、一间门厅,敞开的天井位于土楼中央,楼内房间沿屋墙而建,层层累叠起来,可高达五六层,每层均设有回廊。此类土楼的建造融入了传统夯土技艺的精华,土楼虽然大小有别,层数规格不同,但都坚固非常。方形土楼的造型特点与五凤楼相近,只是其门厅以及横屋的外墙更厚更高,整体看上去也更为壮观。
这第三种,也是造型最为独特的一种土楼便是圆形土楼。圆形土楼通常由二到三圈环形建筑组成,从内到外,圈圈相套,外圈可高达十余米,四层高的楼内可建一到两百个房间,一层为厨房和餐厅,二层为仓库,这些房间不对外开窗或只设有极小的射孔,三层和四层为卧室,房间内设有窗户。祖堂位于圆形土楼核心圈层的中央,是土楼里的居民祭祖以及举行婚、丧、庆等事宜的公共场所。圆形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无须任何钢筋水泥,墙基础宽可达3米,底层墙厚约1.5米,沿墙向上逐渐缩小,顶层墙厚不小于0.9米。大部分的圆形土楼还拥有可贯通全楼的廊道,便于土楼居民到达楼内的各个角落。土楼内一般还修建有水井、磨坊、浴室等设施。若是在土楼内走上一圈便可以发现,土楼内部十分讲究对称。大门、厅堂、主楼、祖堂均设于土楼底层的中轴线之上,楼内其他附属建筑也均分布在中轴线左右两侧。
圆形土楼的造型极富艺术感,同时也兼顾着实用性。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圆形土楼的采光和通风都较为平均,风阻较小,受力均匀,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相较于出现得更早的方形土楼,圆形土楼解决了方楼内通风差、光线暗、靠近木质楼梯的房间噪音较大等问题。圆形土楼内的房间的朝向差异也不明显,这方便了家族的内部分配。此外,用同样周长可以围成的圆形比方形的面积大,因此圆形土楼还拥有比方形土楼更大的内院空间。
如今,客家土楼已经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多分布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南靖县等地,其中以永定区最为集中,总数达两万余座。
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六群四楼”,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漳州市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此评价中国“福建土楼”:“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楼育人,人养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这幢巨大的圆形土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经过三代人,80余年的努力,最终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年)建成,成了一幢江氏家族楼。
承启楼因其高大与雄伟而著称,被人们誉为“土楼王”。曾有一首描绘承启楼的童谣如此唱道:“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承启楼之名取“承前启后”之意,在承启楼大门两侧刻有一副门联,上书:“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此联亦为江家人的祖训,教导江家后辈子孙要继承祖辈勤俭的美德,并专心读书与务农。在祖训的教诲下,承启楼中的江氏后辈们同堂生活、同堂学习、同饮水、同出入,和谐相处。
三百年来,承启楼内人才辈出,成就了江氏家族的辉煌。江恩庆就出生、生活在承启楼里。“我们客家人好客爱茶,喜欢以茶待客。”江恩庆一边倒茶一边说着,虽然如今已经是86岁的高龄,但他倒茶的手很稳,小小的茶杯外没有溅出一滴水。此时是上午,江恩庆刚刚买完菜回家。他的生活很规律,早上从位于土楼三层的睡房下楼,出门买回一天的食材,午饭晚饭都是亲自下厨,晚上看看电视,10点准时上楼休息。这也是他自年退休后的日常生活。
土楼人大多以务农为生,在江恩庆年轻时,由于家中的田地较少,农闲时,他还会外出去做其他的工作补贴家用。江恩庆回忆,那时土楼里的很多年轻男人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赚钱,“还有出洋的,做什么的都有。在外面赚了钱都会回来拿给家里。”他说,从土楼里走出去的人都时刻挂念着家里,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农忙的时候,一定会拿钱回来,改善家里生活并帮着务农。
“土楼人都很团结,很热情,人们都会帮来帮去,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特别是小孩子,很喜欢住在土楼里,人很多,很热闹。逢年过节,各家做了好吃的东西都会一起吃,很有年味。有人家杀猪了,猪血和猪肉就会分给土楼里的每一个人。”聊起土楼里的生活,江恩庆脸上总是挂着笑,他手舞足蹈,神情依然如当年那个在土楼里“串家”的孩子。
江恩庆有5个子女、4个孙子和4个曾孙,子女和孙子也都出生在土楼,按他的话说,每逢过年发完红包,他的口袋就全空了。然而,如今“四世”却并不“同堂”。“我们家族很大,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走了,我的子女们和很多兄弟姐妹都搬出去住套房了。我老伴去世后,我儿子叫我也去住套房,我最多住两个晚上就不想住了。外面很多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套房)也不像土楼里人来人往,太封闭了,没有土楼里热闹。(家中)现在只有我自己还住在土楼里。但我的兄弟姐妹、儿女孙子们都经常来看我。”
江恩庆说,他坚持住在土楼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楼需要人来养。“楼里没有人的气息,就会出现白蚁,白蚁会破坏土楼。如果土楼没人住,最多十年八年就会垮掉。土楼很有文化内涵也很有历史,但土楼也越来越少,几百年的土楼没有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为了守护好土楼,江恩庆还身体力行保障土楼的安全。土楼惧火,看到有人在楼里抽烟,他会上前制止,看到游人想要爬上土楼的栏杆照相,为了人和土楼的安全,他也会进行劝阻。
“是土楼养育了我,我的根早就牢牢地扎在了这里。”江恩庆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世代传承的技艺
挂在墙上的是一张装裱起来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初溪古村落的全景照片,通过照片可以看到村子被群山环抱,村中大大小小的圆形土楼和方形土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徐松生站起身,慢慢走到照片前,指着其中一幢圆形土楼说:“我就出生在这里。”生在土楼、长在土楼的徐松生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他说,客家土楼从选址到动工,再到最终竣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充足的时间、高水平的建筑技艺以及高效的组织管理,而土楼建造中的各种讲究和门道也非常多。
建造土楼的第一步便是确定建筑规模和选址。土楼大多建于丘陵或山地,为节省用地,在建造一座土楼之前,建造者会根据家族人口的多少来确定土楼规模,并尽可能地在土楼周边预留一定的空间,目的是当楼内人口接近饱和时,后辈人还可以在周边进行扩建或再建。
当年的客家人十分重视风水,他们认为,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因此在建土楼前一定会请风水师前去勘察。土楼建造受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观的影响,风水师会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建筑思想体系,将土楼的布局与地势、水势、风向等统一起来。土楼大多依山靠水,客家人认为,依山可借势、避风,靠水可纳财、营造意境。建造土楼时还讲究门与门不可相对,同时楼与楼之间要隔上一段距离,如此既不互相阻碍风水又有利于土楼的采光和通风。除此之外,选址时还会考虑是否靠近耕地,道路是否通畅。
建造土楼的第二道工序就是选择适合的材料。在众多的土楼建筑材料中,最为常用且用量最大的就是沙质黏土、杉木和石料,同时还会用到其他材料,如石灰、竹片、青砖、瓦等,只是用量相对较少。所谓沙质黏土,就是用沙质黄土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泥土,其用于夯筑土楼的承重墙。使用杉木主要因其富有弹性,且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不易腐烂,对于土木结构的土楼来说是绝佳的建筑木料,石料主要用于砌墙基,铺设土楼底层廊道、天井、台阶,制作门框、柱座等也要用到石料。石料均为花岗石或青石,取自河流、小溪以及山中。
选好了建筑材料,下一步便是建造。在客家人看来,择“良时”开工动土与选择风水宝地同样重要,因此,开工前会请风水师算上一卦,以确定良辰吉日后正式动土。土楼的建造包括挖基、砌石脚、夯墙、封顶、装修等繁多、细致的步骤。
相比于今天的建筑设计师,客家土楼的建造者则更为神秘,他们的手艺完全由师父亲自传授,并在实践中训练打磨。他们传承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楼营造技艺,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创新,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土楼主人可以亲自对土楼进行设计,而施工时就必须依靠请来的泥水和木匠师傅,因为他们掌握着建造土楼最为关键的技术要领,也只有他们才知道怎样夯筑土墙、制作木构件。要建造的土楼的样貌以及每一处细节在开工前便已画在了这些工匠师傅的心中。
徐松生便是这样一位工匠师傅。从最初抱着玩耍的心态入行到决定将建造土楼作为毕生的事业,徐松生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心路。徐松生回忆说,他最初开始学手艺的时候,是从体力活做起的,徒手搬石头、砌石头、补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在工地上工作8个小时以上,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学本事就不是玩了,要下苦功夫才行啊。”
土楼营造技艺是很难学的。打土墙、粉刷、架木料、砌砖墙、做瓦屋面等,每一个工种的手艺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用心学习。“想要学会还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去工地上反复磨炼,悟性好的也起码需要4年时间才能学会。”学习手艺虽然苦、虽然累,但徐松生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学成后的徐松生通过建造土楼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看到一幢又一幢自己参与建造的、高大的各式土楼拔地而起,徐松生由心底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徐松生22岁那年,开始独立带领班组去各地修建土楼。之后的数十年里,徐松生一共参与建造了十余座土楼,参与修缮的土楼更是多达数十座,遍布永定及其周边地区。
如今,虽然已经不需要再去建造新的土楼,但67岁的徐松生依然继续做着土楼修缮的工作。他会来到工地现场,耐心地指导修缮工人,必要时还会亲自登高进行操作。徐松生说,除了在有生之年修缮、保护尽可能多的客家土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另一个心愿就是能将这门手艺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他希望能把土楼营造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土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客家人农耕文化的结晶。把土楼守护好了,后辈子孙才可以追溯客家文化的根源。可是如果土楼营造技艺没有能够传承下去,那以后土楼就没办法保护。我真的很希望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可以世代相传,不要消失。”徐松生感慨地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陈鼎/摄
(感谢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