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话廉漳州古城盈雅韵清直塑廉风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02:32

漳州,地处东海之滨的闽南“金三角”,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唐朝置州以来,已有多年历史。漳州还以水仙闻名,有着“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元程棨《三柳轩杂识》谓水仙为花中之“雅客”。在这独具特色的文化滋养下,漳州人崇水仙“清兮直兮”清正之味,尚水仙“贞以白兮”仙人之姿,更由此诞生出一批“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因“廉”闻名的清官廉吏,使漳州这座城市尽显清廉雅韵。

鸟瞰东山铜陵镇五彩渔村日落暖阳

那座亭,传颂“却金”佳话

古代的却金亭,多为百姓为纪念当地官员面对金钱贿赂却不易其守而建,抒发的是千古以来人们崇尚清廉的深厚情怀。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城西五里处,也有一处却金亭,旧称五里亭。亭中石桌摆满供过往行人休息解乏的茶器,可见行人络绎。一座山乡僻野中的小小凉亭,为何人气不断?

这座亭得名于明朝廉官赵佩,他曾先后两次任长泰知县,留下一段世人传颂的廉官楷模佳话。上任初,赵佩自诺定不贪墨、不容私。果然,任职期间,赵佩勤俭为民,所得俸禄几乎用在为民办实事上。据长泰县志记载,正德十三年,长泰县筑城九百九十一丈,濒溪者高一丈五尺,负山者一丈三尺。正是赵佩的勤俭为政,让年久失修的破损城墙在财库空虚的窘境下,得以修固。有人疑心其人前道貌岸然,人后行为苟且,以豪礼相赠或托人说情于他,均碰壁而返。任期内,赵佩果真言行如一,秋毫不染,励精图治,廉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赵佩首任期满回京时,百姓送行至五里亭,自筹银两数十赠其作盘缠,他深知百姓不易,坚辞不受。第二任期届满告老还乡时,身上几无积蓄,百姓再次筹金数倍于前次,欲赠他表敬意,赵公依旧婉言谢绝,两袖清风而去。长泰百姓感念赵公,与“却木夜金、悬生鱼之馈者”媲美,于亭内悬挂牌匾“却金亭”,寓意后人见亭思廉。从此,赵佩“两度却金”成就了“却金亭”的美名,“却金”缕缕清风在漳州大地吹拂开来。

据明朝太仆寺卿唐尧钦所作《长泰县五里亭碑记》中记载:明万历年间,五里亭受风雨摧残,岁月侵蚀,外加地理偏僻,常有盗贼出没,损坏严重。二十七年,江南路南陵人管橘到长泰任县令。途经五里亭时,见闻“却金亭”如此破败,忍不住感叹道:“彼何人欤?居今世愿一见可得欤?而遗节在可湮没乎?”于是,管橘带头捐出俸禄三十金,不到两个月便将五里亭修缮一新,并新修“善世岩”,建店面六间引进商户,彼时人烟骤增,盗贼亦不敢扰乱非为。

据长泰县志记载,继任者管橘在任期间,亦同赵佩一样勤俭为官,重农兴学,“却金亭”的美名得以更好地流传下来。后人将“为官一任留政声,浊渭清泾自分明。百姓心中有杆秤,千古传诵却金亭”的诗句刻于亭内石碑上,以示怀念赵公高风亮节。

近年来,漳州市把“却金亭”的故事刻到墙上、搬上戏台,使之成为这座城市妇孺皆知的典故、融进漳州城的血脉里,指引着龙江儿女清廉处世、秋毫不染。

漳州市长泰区五里清风亭,又名“却金亭”。黄云辉/摄

那祠堂,刻载“先贤”教诲

祠堂是慎终追远的圣地,更具励志劝学、激励后人的功用。在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洞野村,一座古朴的小院坐南朝北,燕尾式土木结构,中央雕双龙戏珠,栩栩如生,这便是以“梁山先生”蔡世远堂号为宗祠名的“二希堂”。

蔡世远,今福建漳浦人,世居漳浦梁山。康熙五十二年冬,蔡世远服丧期满,次年二月回到北京后,方知如果按照新出的规定,他此时才回属于休假超期。负责此事的小吏趁机向他索要贿赂,表示要是给他点好处,就按旧规当作服丧期满,照样当官,否则将被夺去官职。正直的蔡世远宁可不当官也不送礼。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世远虽不肖,肯行赂于部胥,以补官者哉?不惟同馆之羞,抑亦素心所不肯也!”他对官员贪腐之风深恶痛绝,足见其凛冽的气节。康熙五十九年,蔡世远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一文中写道:“然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为要著。”蔡世远鼓励族中子弟用功读书,另一方面也强调修身是更为重要的事,“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在蔡世远的影响下,蔡氏一族人才辈出,其侄子“五部尚书”蔡新,身居高位而不骄,清廉正直、勤勉从政,成为清慎勤的典范。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深耕沃土植新苗,崇文尚德振家声”……这些悬挂在南靖县书洋镇南欧村植槐楼中厅内的木刻楹联,是被族人称为“清廉进士公”的张金拔留给子孙后代的楹联家训。晚年,张金拔在漳州芝山、丹霞两书院掌教,他的小孙子倚仗他的声望和地位而年少气盛。有一天,张金拔的小孙子走进一家陶瓷店,问遍价钱却一件不买。店家认为这个少年顾客并非诚心,便不再理他。张金拔的小孙子一怒之下砸了店。张金拔得知后十分震怒,第二天一早,亲自带着小孙子向店家道歉,并按清单赔偿店家损失。漳州城人人称“进士公”家教严厉、铁面无私。

如今,蔡世远和张金拔等人的家风家训在闽南大地成风化俗,漳州的很多祠堂、芗剧、闽南语歌曲中仍保留着先贤故事,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漳州古城人民知节守礼、重家风严家教。

漳州古城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叶文法/摄

那抹红,续写“古城”荣光

漳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红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底色,而清正廉洁,则是这红色底色中最突出的印记。

在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内溪村碑头社,苏静将军的故居静静矗立。简陋的四房一厅内,除了东北房间放着一张木制老床和一个老木柜,其他房间没有一件值钱的用具。年3月6日,接到养母病重的消息后,苏静从北京赶回家乡。第二天,养母离世。当时,苏静已被授予中将军衔。不少乡亲以为,苏静会将养母的丧事办得十分隆重。“一切从简!”苏静将身上仅有的60元钱交到妹妹苏金花手中,要她料理好养母后事。这是苏静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回乡,一些当地干部群众也想借此机会,上门吊唁送礼,苏静一一谢绝,连一个花圈都不肯接受,给乡人留下了一个清廉朴素的将军形象。

在漳州市东山县,有着一个闪光的名字——谷文昌。他一生清正廉洁、担当作为,以坚定的党性和温暖的情怀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风采,“先祭谷公、后拜祖宗”成为东山人几十年来不变的习俗。

年,谷文昌调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可以将其女儿谷哲慧转为正式工,随父亲一起去省城。但谷文昌坚决不同意,他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侄女史水仙找谷文昌帮忙调换工种,他教育侄女说:“姑父是一县之主,不能帮亲戚搞特殊化。我们反对‘走后门’,而自己又搞这一套,怎么去说服人家呢?”年1月,弥留之际的谷文昌还不忘叮嘱家人:“公家的东西你们一概都不能用,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几十年来,谷文昌从未离开,漳州先后建成谷文昌纪念馆、谷文昌廉政主题馆、谷文昌干部学院,深入挖掘谷文昌先进事迹的时代特征,弘扬谷文昌身上的新时代廉洁元素,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见贤思齐,争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近年来,漳州市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志丽、全国模范教师兰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赖水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姚文秀等一批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一镇一孝廉”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十个一”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崇廉尚廉,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同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廉洁文化与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巧妙结合,融入富有地域特点的历史、人文、家规等元素中,植入宗祠家风馆等各类文化场馆中,激活本地廉洁文化资源,推动形成“一村一特色”“一镇一孝廉”“一县一品牌”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矩阵,让廉洁文化因子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凝聚廉洁力量。

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林铮泉/摄

漳州芝山红楼纪事

  一阵细雨过后,坐落在漳州市芝山大院的芝山红楼显得格外静谧。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红军进入漳州后,毛泽东就住在这座芝山红楼里。

  红军入漳之前,毛泽东就召开干部会议和全军政治动员大会,严肃宣布进城纪律和注意事项,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进漳第二天,毛泽东在芝山红楼召开师长、师政委以上干部会议,要求除军阀兼地主或资本家的财产没收外,对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商人采取自愿捐助的政策。当发现筹款中存在违反政策的情况后,毛泽东随即召开红四军连以上干部会,及时纠正错误做法。

进漳部队官兵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矩,从不侵犯群众一丝一毫。铁的纪律造就红军铁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理解信任。红军顺利筹到多万银元及食品、药品、布匹等大量物资。这些款项和物资,为红军胜利粉碎蒋介石第四次“围剿”及后来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如今,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那些铁的纪律和模范行动所孕育的革命精神早已开花结果,散发着新时代的光芒,成为激励漳州人民再接再厉、一路向前的力量源泉。(杨特团林铮泉)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年第4期,作者:漳州市《闽南风》杂志主编、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