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筼筜夜话”现场,中外代表分享自己在厦门的成长故事。来源:厦门网七年前,捷克人潘淑娜(Zuzana)来到厦门大学读书,几年生活后,她逐渐爱上这座城市。她主动加入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官任社区外籍人士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组织夏令营、国际学堂等活动,后来被聘为官任社区境外主任助理。不久前,她还印制了一本服务手册,为刚来厦门的外籍人士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的信息。
“我愿意当好桥梁,联系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厦门很温暖,厦门‘不见外’。”潘淑娜说。12月14日晚,由厦门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年网络全媒体厦门行”活动中的“筼筜夜话”主题沙龙召开,潘淑娜作为在厦门生活创业的中外代表之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家知名网络媒体代表,分享了她与厦门的故事。
潘淑娜说,这两年因为疫情,她动员身边的外籍朋友一起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建立志愿服务群,招募社区内中外志愿者一起抗疫。“很多外国人在一个城市,往往住上三个月、半年就走了,但厦门不同,大家都愿意在这里扎根,住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这就是厦门这座城市给予外籍人士爱和温暖的体现。”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是厦门特区成全了我这样一个打工仔。”分享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冯鸿昌真情流露,一度哽咽落泪。
冯鸿昌出生在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小乡村。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厦门被设立为经济特区。香港回归的那一年,他来到厦门海天码头实习。
他介绍,在厦门工作的时间,自己虚心向老师傅、技术人员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技术、业务、管理培训,相继获得电大自考大专和本科文凭,取得高级钳工、计算机操作员等数十个职业资格证书。
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创新,25年来,冯鸿昌不断鞭策自己,拿下产业工人的“诺贝尔奖”——“中华技能大奖”,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人才。他也获得本科文凭,组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中国传统港口改造升级换代提供厦门方案。
开放、包容的厦门特区,也吸引了大量企业搬迁于此。其中就包括特步集团。
年,特步集团有限公司“牵手”厦门,把总部搬到了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来厦门这几年,我们发展很快,感觉非常好。”特步集团总裁丁水波在言语之间不吝对厦门的喜爱。
丁水波用一组数据来例证:“年刚来厦门时,我们的年产值只有30多亿。现在,我们的年产值已经达到80多亿。”
在厦门12年来,特步一路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体育用品品牌公司,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后,特步还开启多品牌、国际化之路,花了三亿多美元收购多个国际品牌。丁水波说,观音山总部吸引了一批外籍高管、设计师扎根工作。
谈到未来计划,丁水波信心满满,“未来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年销售收入翻三番,达到亿元。”
分享会上,多名媒体主要负责人也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畅谈了他们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的感受。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介绍,他15年前第一次来厦门,之后又来过四五次。视频中,他说:“厦门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海滨城市。每一次来,都感受到了厦门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美,这里不愧为海上花园城市的称号。”
几次厦门之行后,李嵘发现,厦门不只是岛内城区发展迅速,岛外几个新城也建设得很漂亮,发展的速度令人赞叹。“这是得益于厦门坚持提升本岛建设与跨岛发展相结合,优化空间布局,使得整座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宜居,也更加有活力。未来,厦门这颗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一定会更加闪耀它的夺目光芒,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
“在厦门学习、工作几十年,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个有大爱的城市。”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姚玉萍同样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祖籍晋江的她十几岁搬到厦门,在这里学习、工作。她提及两个记忆深刻的小故事。一个是莫兰蒂台风期间,一对母子为抗击台风的武警官兵送去装着红鸡蛋的福袋;一个是公交车上,一位陌生乘客用手机灯光为写作业的小学生照明。
姚玉萍说,“这是一个处处充满爱的城市,不经意间,一个小小的细节、一个平凡的动作,就让人很温暖,很感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