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附近的永定和南靖两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只要你进入这两个区域,你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眼前耸立着数以千计的一栋栋世间少见的奇特建筑,这些建筑外形主要以圆形、方形最为普遍,像极了一座座巨大的飞盘坐卧在山川丘陵之间,被郁郁葱葱的森林掩映着,更有一种独特的意味,这些建筑就是早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
精妙绝伦的“福建土楼”。“福建土楼”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他们一般有三到六层楼高,主要材料是生土,混之以石灰、细沙、糯米等夯筑而成,同时具备居住、防御的特点。这些土楼最简单的也有三四层,直径达到50米,有百余间房,可同时供二三百人居住;较大的土楼则有五六层高,直径可达80米,有五百余间房,可同时供人居住。这些土楼里面的生活供应设施一应俱全,即便是在里面长期不出来,也可以做到生活安然无恙,当真是世间少有的杰作。
最让人惊叹的是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的一座土楼群。这个土楼群外围是四座圆形土楼,正中间是一座方形土楼,四个圆形土楼均匀地分布在方形土楼的外围,类似于四座子城拱卫着一座母城,也暗合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天人合一”理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其设计之精巧实用、艺术之精美绝伦,均让人叹为观止。
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那么,这些土楼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何这一片有这么多如此独特的建筑呢?这里面又有些什么民族历史脉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福建土楼”的建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两晋南北朝时期,汉室覆灭,天下沦丧,中原一片混乱,苍生屡遭横祸,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原百姓就开始尝试着离开自己的家乡,不断地向南方迁移,史称“衣冠南渡”,由于这些南迁的人们对于南方来说是远方客人,所以,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这些人便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是为“客家人”。
这些南迁的客家人经历过几百年的迁徙,逐渐分布在了中国南方的所有区域,其中有的人就来到了福建的永定、南靖两县的山区。由于这些客家人是远离家乡的游子,面对当地的土著(比如山越人等等)时,如果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就很可能会被彻底摧毁,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和生活无恙,客家先祖们充分发挥了他们智慧果敢的长处,开始几家几户甚至是几十家几十户的聚居起来,随时防备外来力量的攻击。
贯穿中华文明史的客家人大迁徙。个人推测啊,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是分散着居住,只不过距离比较近一点而已,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这样还是不行,防御力量可能还是太弱,毕竟山越人的攻击能力是相当厉害的,像两汉王朝、三国时期的孙吴都曾经拿他们没办法。于是,其中有些人就开始琢磨起来,逐渐在民用建筑的军事应用上深入思考,终于,他们形成了外围碉堡,内部民用的这样一种建筑思想,而来自中原文化区的人们又有着“天圆地方”的朴素哲学思想,所以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那些或圆或方的伟大建筑。不过,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福建土楼”同样如此,虽然他起始于晋朝,但它的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
“福建土楼”真正有据可查的历史是在唐朝。唐朝高宗年间,岭南行军总管事陈政率部入闽,开始主持对漳潮一带的文明开发。年,陈政病死于行军途中,他21岁的儿子陈元光(正宗官二代)谨遵父亲遗命,继续领军开发漳州地区。陈元光主政期间,他坚持且战且耕的方针,推进民族融合,施行汉化教育,重视教育,奖励农耕,鼓励工商,使得福建漳州、广东潮州一带开始融入中华文明主体,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之地。功莫大焉的陈元光最终也被八闽人民牢记,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民间信仰,其本人也被称之为“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陈元光和父亲陈政的雕塑。“开漳圣王”陈元光在耕战期间,不断组织当地百姓探索建造利于生产、便于居住、长于防御的建筑,起始于晋朝的“土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也对这些土楼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他们还参考了兵营、城堡和山寨的优劣之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福建土楼”的雏形。唐朝以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福建土楼”的建筑艺术均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宋元两朝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不过那时的土楼规模不大,建造也简单,基本上都是泥土夯筑,没有后来的石质墙基,内部装饰也很粗糙,大多数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外形。
方形的“庆云楼”。明朝时期,福建早已是文明开化之地,其文化习俗与华夏文明毫无二致,漳州的客家人后代们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开始走出八闽大山,社会上兴学办教育的风气也是越来越浓厚。一些走出去的优秀客家子弟回乡后,就开始按照中原地区的建筑形式再一次对土楼进行改良,使得福建土楼更加呈现艺术化、功能化、美学化的趋势。明末,郑成功领军在这片区域与清军对垒,民间很多人又开始建造大量实用性很强的土楼,主要是防御性占据重要地位。清代以后,随着福建茶商、烟商的崛起,客家人的后代们开始富足起来,讲究“家和万事兴”的中华传统使得土楼的所有者开始重视起土楼的规模起来,因为但凡家大业大的家庭,人口数量就一定会多,这时候,对可以容纳更多人口的土楼的需求就格外的旺盛起来。另外一方面,清末到民国时期,天下并不太平,人们也会更多地考虑安全问题。此外,清末至民国是中华民族遭遇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的一些外来建筑文化也被吸收进了土楼艺术之中。因此,在这些要求和条件的限定下,福建土楼开始向更高、更大、更强防御能力的方向发展,一些可以容纳几百人的殿堂式的土楼以及各种圆形、方形的、兼具居住和防御功能的土楼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怀远楼”外观。世界上的建筑艺术有很多,但像“福建土楼”这样兼具实用性、居住性和军事防御性的民间建筑,真可谓时间绝少。我们可以这么说,“福建土楼”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精品和绝品,它代表了中华先祖(尤其是客家人)的超高智慧和务实精神,同时它还展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善于将审美和实用辩证统一的优良品质。可惜的是,这样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居然没有被大范围地推广开来,这也可能使其成为了一项被严重低估的中华建筑艺术。不仅如此,“福建土楼”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其中有着我们无数祖先的悲伤血泪,比如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东南抗倭”、“反清复明”和“列强侵华”等等,所有这些,“福建土楼”都和它们的主人在一起,坚强地捍卫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一种文化的延续,纵有波折,也始终能够回到光明正道上来;它也昭示着我们祖先勇于开拓进取的文明精神,就像我们的“开漳圣王”陈元光,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一个真实写照。
“天圆地方”的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