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时期,中国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它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被发扬光大,并成为了知识分子跳出寒门,飞黄腾达的必由之路。
旗杆夹,又称夹杆石、旗杆石、功名旗杆夹。中国古人在科举及第后,一般会在宗祠的前面或者陵墓前树立两块旗杆夹。它由两块竖着的石头组成,中间插上旗杆,夹杆石上,镌刻上考试者的姓名与名次以及生平事迹,作为宗族功名的象征,用以激励后人。
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的旗杆夹旗杆夹高约2米左右,在露出地面的条状石头上,各开有两个孔,以便置入旗杆。两条旗杆石相聚约30-50厘米,旗杆一般选用大口径的杉木,高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在旗杆的底部开有两个孔,然后用硬木将旗杆夹与旗杆相连接。
旗杆夹的底座,一般都有精美的吉祥图案,比如祥云、植物等,比如上面的葫芦图案,就代表着福禄后世,多子多福。并且一般有三种形状: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其中,四角形代表秀才,六角形代表举人,进士以及四品官以上是八角形。
旗杆的上部,也有一些学问,进士出身会做成两个四方斗,举人做成一个四方斗,贡生则没有四方斗。同时,功名也分为文武两种。文功名的旗杆顶部通常做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则做成刀戟形。举人、进士不需要垫基石,贡生则需要垫一块圆形的基石,叫做磐石垫底。
旗杆夹上的文字一般官衔越大,旗杆夹也就越宽,旗杆也越长。
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宗祠文化繁盛,很多宗族祠堂前面仍然保留着旗杆夹。但是,木制的旗杆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无法寻觅,只留下空空的旗杆夹,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著名的广州市陈家祠的正前方,有两对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旗杆夹,从中原迁徙而来的陈氏家族,讲究崇文重教,以耕读传家,对传统的功名荣誉十分看重,它们鼓励子孙后代刻苦读书,为朝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广州番禺区沙湾古镇的留耕堂的门口,有几对清代道光到光绪年间的旗杆夹,均为花岗岩白石砌成,保存十分完好。
广州陈家祠的旗杆夹与四方斗形旗杆在东莞市石排镇埔心村的池塘前面,有两座石狮、红石旗杆台和四块旗杆夹,均为乾隆与嘉庆年间所立,虽然年代已久远,但上面镌刻的字迹仍然清晰完整。
广东省恩平市歇马村被称为“举人村”,现今保存了多块举人石碑、清朝皇帝的圣旨石碑、八大旗杆夹等文物古迹。
“举人村”恩平市歇马村的八大旗杆夹另一类比较特殊的是石旗杆。
石旗杆不多见,一般在客家地区。客家人有一句俗话:“三年中一举,旗杆夹石起。”在福建漳州、龙岩等地,一些村庄的祠堂前面,立着一簇簇石质的旗杆,它的材质通常是青白石,形状有方形也有圆形。它最初是由两个石墩组成,后来人们为了镌刻方便,就采用石碑的形式,石碑上面刻着荣誉人的姓名、及第时间、辈分、官衔等,上端则有龙凤雕饰。
在福建省南靖县的塔下村,保留着宗祠建筑“德远堂张氏家庙”,在它的两边竖立着数量众多的石旗杆,由族人张振东清嘉庆十七年回乡拜祖时所建,一共有19根,高约10米,蔚为壮观。
福建南靖塔下村张氏家庙的石旗杆一个地方的旗杆夹或石旗杆越多,表明此地的人才也越多,会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从它们的数量,可以折射出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人文风貌,表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这和我们现在一说起教育,就会想到某些地方的名校一样。因此,旗杆夹与石旗杆不仅是一种个人荣誉,在血浓于水的中国封建社会,它更是一个宗族乃至一个地方集体荣誉的见证。
在古代,无论官阶大小,如果在路上遇到旗杆夹,都应该下马恭行,以表示尊重。传说有一个部队见到旗杆夹没有下马,结果就战败了,该村的老人就认为是他们不敬旗杆夹的缘故。
著名画家丰子恺有一篇《中举人》的文章,回忆了他的父亲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他的父亲屡试不第,当他中举后,丰子恺的母亲却病危了,在弥留之际,他的母亲还在问旗杆插好了没有。
佛山市金瓯村祠堂前的旗杆夹那些保存完好的旗杆夹,上面刻着的年代久远的功名,是一千多年科举制度的活档案,为人们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教育、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今,它们仍然伫立在古老的村头,静静地感受着岁月的变迁,成为了渐行渐远的封建社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