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郑氏有六大派系,你都知道吗郑姓六

郑:姓氏人口排行:中国第23位。福建第8位,厦门第13位。

溯源

以国为姓。西周公元前年时,周宣王封幼弟姬友于蒶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是为郑桓公。公元前年,其子武公东迁新郑。公元前年被韩所灭。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得就郑姓。

主要郡望

荥阳郡高密郡、南阳郡。

厦门流派

厦门市郑氏常住人口3万余人。属多支派系。

1、高浦派

西晋永嘉二年(),由于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南迁。郑昭自秣陵县桑梓里(今江苏江宁)先后出任晋安县令、建安太守,为开闽始祖。现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永春夹說系,均为其后裔。明洪武二十三年(),夹說派长乐郑摄十三世孙郑崇,受总旗使之职,偕指挥千户等来屯永宁卫高浦所。郑崇(讳兴宗,字开先)生二子:长子建,次子达。后郑崇因思念故乡,率长子郑建回长乐,留下李氏及次子郑达在高浦定居,今已传下21世。高浦派裔孙分布在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内林内茂、西亭上店,灌口镇黄庄下尾郑,侨英街道东安后郑,后溪镇城内社;同安区洪塘头刘山。

2、文山派

此派来由颇为复杂,明宣德三年(),石井郑氏裔孙郑安德(昭明)在同安县翔风里石崎堡(今马巷镇郑坂村)与郑安皗结为异地同姓兄弟。根据传说,郑安德来自南安县石井村,比郑安皗更早入住石崎堡。虽然郑安德年龄比郑安皗小,但是郑安皗因感念投靠郑安德之恩情,尊郑安德为大哥。郑安皗何许人也?原来,他的父亲郑洽(上祖属夹說系龙海文山派)系明洪武间进士,官居翰林待诏,为建文帝亡臣之一。

郑洽生有五子:榛、松、樵、模、栈。“靖难之役”时,次子郑松阵亡,而郑洽化名郑三合、郑岐,带五子栈并隐居宁德市濂坑(今郑岐),后长子榛化名安皗逃往同安石崎堡,并与郑安德结为兄弟。郑坂尊郑安德为长房一世祖,郑安皗被尊为二房一世祖,郑安治(即“靖难之役”时阵亡的郑松)被追尊为三房一世祖,以安皗次子郑秉华为子。清乾隆末年,文山派郑文夸等人从龙海来马巷经商,住五甲尾。至民国初,五甲尾文山派和后滨村上庄社石井派郑氏宗支参加郑坂祭祖活动,被列为四房、五房。

二世郑秉富搬到厦门岛开发,三世郑尚禄移民到永春县蓬莱镇山母头。七世郑世道移居厦门岛。第七世祖郑世选移居马巷。今厦门市属文山派裔孙集中在翔安区马巷镇,郑坂人口多人,后滨上庄村约人,曾林路山头村人,马巷街五甲。厦门岛曾厝西边村人口多人。

3、田觧派

唐总章二年(),陈政父子奉敕入闽平叛,开辟漳州,有郑时中将校随同前往,后在安家落户,如漳州同安之角尾、洪塘等均为此支。同时,郑宏穆、忠惠父子由河南光州固始县从陈政戍闽,居海澄地。

据《南瀛郑氏叙世录》载称:北宋末叶,郑宏穆、忠惠父子后裔郑籹到青礁帝厂(芦塘57号附近)立籍居家,为青礁郑氏开基祖。据《栖栅郑氏历代图次》记录,郑籹开基青礁传至五世郑履忠于南宋景定元年()开基文圃山南麓栖栅(白礁之北苏店、潘厝一带),其兄履端居住在青礁下埕。郑庆元同治二年撰写的《续修田觧郑氏谱录》载称:栖栅郑氏九世郑嗣祖生二子,长尚助分居晋邑安平,次尚温分居大嶝田觧。据《金嶝田觧郑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郑尚温移居大嶝田觧,尊郑尚温(六郎)为田觧开基祖。裔孙分五房,分衍霄垄、大嶝山头、厦门五通。厦门市属田觧派裔孙集中在翔安区,他们是:大嶝街道田觧、山头,新店镇霄垄,湖里区五通。另海沧区东屿村有人左右,据说在多年前由大嶝岛流入。

4、石井派

唐末光启元年(),王绪、王潮领兵万余人入闽,军中有郑可远率族人屯垦武荣州。一年后王潮命郑可远守桃林场(今永春县),年老隐居于吴田,居大鹏山之阳,称鹏翔郑氏。裔孙分布仙游、福清、德化、安溪、漳州、建阳、光泽、漳平等地。大约在明朝初年,郑可远直系裔孙郑隐石(五郎)移居南安县石井乡,民族英雄郑成功即属此血脉。

明清年间,石井郑氏裔孙多支迁居厦门。明正德年间,郑某(名讳失传)由石井东角迁来寨仔山脚(现已废),该社三房又分衍大帽山农场后厝社。清顺治至康熙年间,清王朝为报复抗清复明的郑成功,多次出兵对石井乡的郑氏进行残酷的清剿,村民被迫背井离乡,逃避兵祸,其中有十三世郑成避居翔安大帽山后炉社,石井郑氏十二世孙郑维新迁同安澳山(即澳溪)。乾隆十四年()石井十五世郑某(名讳失传)迁同安翔风里十四都下店社(今属新店镇西滨村)和洪氏杂居,裔孙有迁新店镇前浯村、马巷后滨。年因建水库,南安县九都乡鹏新村郑氏移民同安,安排在莲花镇美埔村大溪口社和五显镇军村下寮,该系原衍自石井乡的郑思明、郑思状兄弟。

厦门市石井派郑氏裔孙分布地点:同安区莲花镇澳溪田中央,莲花镇美埔村大溪口社,五显镇军村下寮,凤南农场。翔安区马巷街、大帽山后厝社、新店镇西滨。

5、澳溪华亭派

华亭派郑绵四世孙郑质璞,迁居南靖县,质璞生三子:弘泰、弘山、弘荣,相继辗转来同安今莲花镇澳溪村,分为三房。该派由于陆续外迁,现有人口不多。

6、碧溪派

明正统年间,郑摒十三世孙郑晚丁(字秉仁,号碧溪)迁同安在坊里碧溪保(今溪边)。后裔孙并发展至城郊田洋村的下东庄社(现已废),成为当地望族,其分堂号为碧溪。裔孙还分衍汀溪镇五峰村坂头社、汪前村矜后社、芸山社、军山社,五显镇五显村;翔安区新圩镇新圩村,内厝镇前垵洋坂社。

内容来源:厦门社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