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倡导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杰出的哲学家。但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武功”:剿灭南赣土匪和平定宁王之乱。
剿匪后留下的历史遗产,就包括他建议设置的三个县:福建的平和县、广东的和平县、江西的崇义县。
崇义县的阳明山,林壑尤美明朝正德十一年(年),广东福建两省交界的漳州南靖县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朝廷任命王阳明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巡抚南安府、赣州府。作为朝廷命官,他有统辖南赣各地军政的最大权力。他调兵遣将,第二年春天就剿匪成功,为纪念战功并弘扬和谐社会的理念,他上书设立“平和县”,得到朝廷批准。
这就是今天的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年,王阳明马不停蹄,转战赣州府、大庾岭一带,把南赣的强悍野蛮的土匪剿灭殆尽。功成后,他如法炮制,上书设立了“崇义”县,是为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
阳明山下的阳明湖,水天一体年,王阳明一鼓作气,来到土匪横行的赣粤边境——九连山深处,又平定了以号称“金龙霸王”的池仲容为首的一伙悍匪。之后,他分析了此地的地理形势:“四县交界之隙、三省闰余之地”,是道德教化缺失的地方,政令达不到的偏远地带,因此容易产生强盗土匪。为此,他上疏朝廷:“乘此机会,复建县治以扼其害”,“移司设县,建县之所,地名和平,以地名县,以为得宜。”建议在土匪的老巢设立县政府,巧合的是,这小地方就叫“和平”,真是莫大的讽刺。王阳明也顾不得与他前年命名的“平和”县颠倒了,因地制宜地建议命名为“和平县”,兼带还有反对战争,祈祷和平的含义,一箭双雕,朝廷没理由不批准。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以阳明命名的湖王阳明连续三年剿灭三省强盗土匪并亲自命名设置三个县,充分彰显了王阳明在卓越的“武功”背后卓有远见的文治意识。他认为,平定暴乱(其实是农民起义)只是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是教化民众,以“和平”“平和”“崇义”来命名县级行政区划,就体现了他的传统儒教思想。
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在战争之后,致力于弘扬心学,大力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修身思想,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流传着许多王阳明先生亲民爱民的传说,至于以“阳明”命名的山、湖、亭、路,那就更多了。
破山中贼易如反掌,破心中贼难比登天通过地理名称和美好传说的双重潜移默化,至今这三个县的民风都醇厚之至,可谓有“心学遗风”。